一、重要藏品
- 鹰形陶鼎百度百科

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1958年出土于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外观采用了站立的雄鹰造型。身体健硕,双腿粗壮,两只翅膀紧贴于身体两侧,鹰的美感与陶鼎融为一体。
2、后母戊鼎百度百科

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足上铸的蝉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
3、四羊方尊百度百科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饰夔纹。
4、大盂鼎百度百科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器壁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成垂腹状,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器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
5、虢季子白盘百度百科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窃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铭文共8行111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专门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
6、三星他拉玉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高26厘米,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赛沁塔拉)村民张凤祥捐献。1971年张凤祥在三星他拉村北山岗造林挖土时挖出。此件玉器为墨绿色,一般认为是岫岩玉,造型为“C”字型。用简单线条刻画出头部,周身光滑无纹饰。背上有突脊,末端上卷。身体中间部位有一个通透的小孔,如果将它穿绳悬挂,头尾两端恰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件玉器的造型,被认为是原始先民所雕刻的龙的造型。
7、琅琊刻石百度百科

《琅琊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琅琊台刻石”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颂诗”)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书”)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残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琅琊刻石》的前半部分刻497字,前289字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后208字记录李斯、王绾等随从大臣的名字及议立碑刻的事迹;后半部分刻79字,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
8、明仿宋针灸铜人百度百科

明朝时期,仿制铸造北宋针灸铜人,以作为官方穴位标准。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学生考试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银或水(可反复多次)。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银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铜人系青年裸体式,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外表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据王惟一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
二、攻略
(1)预约通道:微信公众号“国家博物馆”,免费,提前七天,17:00开始预约。如果临时改变计划,当天三点前可以进入公众号退票,否则算爽约,一年内爽约三次那么将在90天内不能预约。
(2)开放时间:9点-17点,16点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3)它的精华在三楼中央厅、地下厅,全部逛完需要一天时间,三楼友好往来厅存有各国领导人馈赠的礼品,非常精美。
(4)建议:国家博物馆里面好东西可多了,再加上排队的人非常多,想要全部看完需要一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