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有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佛教圣地鸡足山、道教名山巍宝山、石窟瑰宝石宝山和高原明珠洱海,苍山洱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自然与南诏文化遗存”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自治州首府大理是第一批国家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洱海

洱海南北长41.5千米,东西宽3—9千米,周长116千米,面积25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洱海属澜沧江水系,汇水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有小普陀、南诏风情岛、罗荃半岛、双廊等景点,“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
二、蝴蝶泉

蝴蝶泉方圆五十多平方米,水深六米,是在花岗岩石上露区的断裂带上形成的一种裂隙泉,泉水由冲积扇上部的砾石下涌泻出来,汇集在碧蓝茹翠的池潭内。泉池四周镶嵌着大理石栏杆,池边的蝴蝶树,横卧于泉池上 。
三、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作为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有500多年历史,长期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朝,为大理各军民总管府及新建太和县的治所,是滇西重要的城市之一。明朝时期,为县治和府治所在地。大理古城众多的文物古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太和城遗址、七重城遗迹等文物古迹,为中国古代军事史、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
四、崇圣寺三塔

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名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年~859年),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高69.13米。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线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皆高42.19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 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