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太原市重点:山西博物晋祠永祚寺

一、山西博物院官网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国宝级文物:鸟尊、兽形觥、彩绘蟠龙盘、鸮卣、龙纹玉环、龙凤纹玉圭形饰青釉龙柄鸡首壶

1、西周晋侯鸟尊

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2、商青铜龙形觥

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酒器。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一边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鼍即鳄鱼。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

3、鸮卣

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宽13.4厘米。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卣是一种酒器,合起来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卣、尊、觥是三种很典型的酒器,也是青铜写实动物造型容器的三大器型。

4、春秋侯马盟书

1965-1966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在40多个祭祀坑内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片,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文字可辨识者有656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五大类。对于主盟人和盟誓时间存在不同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义。

二、晋祠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 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1、木雕盘龙

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2、圣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者。

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在大殿正中幔帐内的圣母,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腿上,手指隐在袖内,身上穿着的蟒袍沿着膝盖垂向座位下边,整个塑像形态显得稳定而端庄。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

3、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

4、地址及门票价格: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

开放时间:

8:00—18:00(4月1日至10月31日)

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

票价80元/人、半价40元/人

三、永祚寺

永祚寺的两座砖塔是不同宗教文化的产物。东塔,被称为文峰塔,是道教文化产物。宋太宗焚毁晋阳城后,在旧址东北三十里重建太原城,新城西北高于东南,被认为文运难以兴盛。为弥补风水缺陷,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原士绅推举深孚众望的傅霖,即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傅山的祖父,主持补风水工程。傅霖带领儿子傅之谟积极募集资金,组织施工队伍,历时3年多,在太原东南郝庄的山冈上兴建了文峰塔。有塔必有寺,因而依塔兴建了一些低矮殿堂,命名为永明寺。文峰塔建成9年后,第十一代晋王朱敏淳邀请五台山的福登大师主持扩建永明寺。福登大师是明代中叶著名高僧,一生建设过许多寺庙、佛塔、桥梁。历经4年多时间,在旧塔西北方相距46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相似的新塔,命名为“宣文佛塔”。因永明寺与五台山敕建永明寺同名,福登大师在扩建时更其名为“永祚寺”。“永祚”二字,语出《诗经》,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之意。

永祚牡丹

永祚寺院内的牡丹有姚黄、魏紫赵粉、豆绿、状元红青龙卧墨池、碧雪丹沙等40多个珍贵品种。更可贵的是有数十株明代牡丹,品名叫紫霞仙,也叫紫云仙。这种牡丹种植年代久远,较为稀少。花型为单瓣,花期较长,在众多牡丹品种中,它开花最早。花朵硕大如盘,初开时花瓣呈肉红色,馥郁芳香,为玫瑰香型,盛开之际呈淡紫色,馨香更浓;临近晚期则为正紫色,是牡丹品种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