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

安阳市

安阳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安阳市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市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有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请缨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地、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抗金名将岳飞尽忠报国等名人轶事。

安阳市5A级旅游景区:安阳殷墟景区、林州市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

一、殷墟博物馆(殷墟遗址原貌,殷墟车马坑、后母戊鼎出土地、甲骨文、妇好墓、亚长牛尊,有殉葬人骨,胆小勿入,或者选择性参观)

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甲骨文的出土地位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

1、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安阳小屯村东北,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规划宏大,基本上符合宫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格局。建筑基址的修建方法是:先在殿基下面挖一个与殿基大小相差无儿的长方形竖穴基础坑,然后以比较纯净的黄土逐层填充并夯实。每层的夯土厚度约为9厘米,夯窝密集。当夯土台基筑出地面一定的高度之后,再根据宫殿建筑结构的需要,挖出圆形竖穴柱础坑,放上柱础石和竖上立柱。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型宫殿的柱础竟是铜质的。特别是还发现有用人“奠基”的现象。这是在宫殿夯土台基筑成之后,在土台基上挖出长方形竖穴,然后把用作“奠基”的人用席子卷好填人穴中,填土夯实。这些被“奠基”的牺牲者,多为战俘与奴隶。

2、妇好墓

妇好墓深7.5米,出土了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计有:青铜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以及石器、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更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不少都铸有“妇好”二字的铭文,甚至在一件兵器上也有“妇好”的名字,学者们经过研究,得知这就是在甲骨卜辞里出现过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妇好。

3、后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已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4、甲骨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活动内容的文字,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刻辞、殷墟书契等。早在19世纪末期,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翻耕土地时便不断发现甲骨,并当作中药材“龙骨”使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定它的文字价值,进而研究确定是商代占卜用的甲骨。后经王襄、罗振玉等学者研究,揭开了甲骨的奥秘,找到了殷墟。已发现甲骨十五万片以上,有不相重复的单字四千五百个左右。每个甲骨文单字基本上由长短线条互相配合的点划组成,形体呈方块或长方块。从汉字结构的规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声和假借字为主,这些表明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堪称中国汉字的鼻祖。甲骨文与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并称人类三大古文字。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录,有世界最早的医疗档案,有完整的十进位制数字系统。根据考古发掘,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甲骨文,主要盛行于商代,西周时渐为金文所代替。

5、亚长牛尊

商“亚长”牛牺尊(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通长40cm,带盖高22.5cm,腰围52.5cm,注口长12.9cm、宽9.1cm,重7.1kg。2001年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出土,现藏于殷墟博物馆。

此尊整体作牛形,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牛体态健壮,牛头前伸,口部微张,其眼、耳、鼻、角、腹、尾以及其他体貌特征均生动逼真。牛身满饰龙、鸟、虎、象等各种动物形纹饰。造型奇特瑰丽,纹饰繁缛精美。牛面部铸铭文“亚长”。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是商王朝地位仅次于妇好的军事将领。这件青铜尊仿水牛制成,栩栩如生的造型体现出工匠对水牛特征把握的精准性,也是当时殷墟气候的直接反映。更为重要的是,通体遍饰神性动物纹样的牛尊,不仅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

6、攻略:门票包含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有5公里的距离,可以自驾车或者乘坐摆渡车过去,宗庙遗址参观时间2小时,王陵遗址参观时间30分钟,18:30停止检票。

二、修定寺塔

修定寺塔是一座单层方型浮雕砖舍利塔。 塔由塔顶、塔身和基座3部分组成,通高20米,塔身高9.30米,塔身宽度8.3米。修定寺塔是空心结构,却采用三面实壁,且墙壁较厚,最厚的有2.32米。南面开有拱券门。在垒砌方法上也使用了多种粘接材料。

修定寺塔造型华丽别致,饰面花纹精美独特,浮雕图案形象生动逼真,被考古学家誉为“真正的中国第一华塔”。

修定寺塔所嵌高浮雕砖内容有真人、武士、侍女、飞天、伎乐、童子、力士、龙、虎、狮、天马、蟒蛇及花卉等,计有3775块,苒砌面积达300平方米。全塔不同图案和造型的雕砖89种,发掘和收集到的雕砖30种,共计119种。

1983年~1984年,在文化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对修定寺塔残缺的近二千块花砖进行研制、翻模、制坯、烧窑、饰釉彩、按装复修等工作,使壁面基本恢复原貌。经我认真观察,感觉新的雕砖不如旧的有神韵。

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

三、太行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西北部,它北起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井底,是由浊漳河支流露水河切割于林虑山中形成的一个长50千米、宽1.5千米的深切峡谷。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4千米,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

桃花谷东西长7千米,南北宽3.5千米,游览面积14平方千米,海拔800—1736米,高差近1千米。主要游览景点有:黄龙潭、飞龙峡、含珠、二龙戏珠、九连瀑、桃花潭瀑、桃花洞、太极冰窟等。

   门票价格:140元/人。开放时间:8:00一17:30。景区周围非常美,有好多民宿,建议入住。建议雨季参观,雨后水量极大,参观时间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