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

洋县

洋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洋县。境内有唐代开明寺舍利塔、元代觉皇殿、明代智果寺藏经楼等重点保护文物19处,是陕西省文化先进县。洋县处是陕西省唯一建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位于傥骆古道上秦岭腹地的华阳古镇被誉为秦岭第一古镇,紧靠古镇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被誉为“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现一处,全国罕见。

洋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众多,珍稀动物朱鹮近千只,主要分布于溢水镇、窑萍乡、关帝乡、八里关乡、槐树关镇一带,平川、丘陵及低山区也常见活动。大熊猫:分布在华阳镇的板桥、县坝、石塔河和茅坪乡的九池一带,近百只;金丝猴:分布在坪堵、华阳、茅坪乡境内,共700多只;羚牛:亦称“扭角羚”,分布于坪堵乡境内和华阳以北,共300多头。

野生朱鹮

朱鹮神态优雅,体形端庄,洁白的羽毛、艳红的头冠、黑色的长嘴、细长的双脚,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我国东部和日本、俄罗斯等地,由于环境污染,朱鹮栖息地被大面积破坏,1979年,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的朱鹮濒临绝灭的困境,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并且没有了繁殖能力。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日还未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政治家通过私人关系写信给时任中国科学院的院长郭沫若,希望关注野生朱鹮的情况。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环境厅向中国国务院环境委员会正式提出在中国寻找野生朱鹮的请求。

中国还有朱鹮吗?据《陕西日报》,当时中国林业部、中科院给国务院的答复是:1964年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朱鹮的消息。

“无消息并不是绝迹,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指示。1978年9月,受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组成专家考察组,正式拉开了在中国境内寻觅野生朱鹮的序幕。

中国找寻三年无果之后,日本对拯救朱鹮几乎绝望。

本以为世界即将告别野生朱鹮,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的鸟类学家刘荫增终于在陕西省洋县的姚家沟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两对朱鹮加上繁育的3只宝宝。

1985年6月,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朱鹮会议纪要》,从这时候起,两国开始了联合保护朱鹮的合作。

时任陕西省洋县国家朱鹮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丁海华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对中国拯救和保护朱鹮给予了很多援助,特别是及时提供设备和资金援助。

1981年,在洋县发现朱鹮之后,中国第一个专业朱鹮保护机构——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站在姚家沟成立。被世界公认的朱鹮重新发现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回忆,包括他在内的4个人,住在姚家沟负责看护,一住就是三年。

为使它们不受干扰和伤害,刘荫增等在每棵巢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为了防止王锦蛇、鼬科动物、黄鼠狼等朱鹮天敌上树吞吃卵和幼雏,刘荫增他们在树干上涂抹黄油、安防爬刀片架、挂伞形防蛇罩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蛇的偷袭,人蛇大战常有发生。

当时,日本环境厅、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日本鸟类保护联盟等组织通过合作方式捐赠从望远镜到孵化器等保护设备和资金,帮助洋县修建朱鹮饲养救护中心,修建朱鹮食物养殖设施,极大地缓解了朱鹮保护经费不足和设备短缺的局面。

为了保护朱鹮,日本政府以及民间拿出了很多钱。据《人民日报》报道,自1998年中国政府赠送日本一对朱鹮后,日本每年均向我国提供朱鹮保护政府合作经费。

现在中国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3000多只,并通过放归自然等措施在陕西、浙江、河南等地重建了野外种群。

日本朱鹮种群已达500只左右。现在,不止是日本新潟县佐渡岛朱鹮森林公园,在佐渡岛的乡间稻田里,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能看到野生朱鹮的俏丽身影。

中日朱鹮保护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成功范例。

洋县今称“朱鹮之乡”,是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朱鹮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神态优雅,体形端庄,在朱鹮生态园,我们看到了多只圈养的朱鹮,洁白的羽毛、艳红的头冠、黑色的长嘴、细长的双脚。生态园建有一个十几米高的放飞大笼,不时有朱鹮起飞、降落。

野生朱鹮对生态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洋县建立了375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沟壑纵横、山川溪流众多、森林茂密、湿地面积大。保护区内有成千只野生朱鹮,我们在朱鹮栖息的村落里转了一圈,一条河流绕村而过,村里水塘星罗棋布,成群的白鹭飞翔在空中或者落在河边、水塘边。村里的稻田国家有补贴,不允许打农药、喂化肥。村西边有一片高大的树林,我们沿着树林边走了一圈,不时传来鸟鸣声,感觉每棵树上都有好多只鸟,生态真的很好。村里建了一个两层楼高的观鸟平台,为了保护朱鹮,特别标明不准使用闪光灯拍摄。听村民讲,朱鹮早晨出去觅食,傍晚飞回来,建议早晨到村里观鸟平台观看,然后进朱鹮生态园看在笼中飞翔的朱鹮,最后再看视频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