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

长沙市

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特大城市,拥有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历史遗迹;有杂交水稻育种、“天河”超级计算机、国内首台3D烧结打印机等科研成果,有岳麓山橘子洲湖南省博物馆花明楼景区世界之窗天心阁杜甫江阁等著名景点。

一、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5.20平方公里,包括麓山景区、天马山景区、橘子洲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寨子岭景区、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等八大景区。

橘子洲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面积有91.4公顷。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橘子洲风景区开发建设结构规划为“一轴四区”,四区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水上运动区。

二、湖南省博物馆

1、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此件素纱襌衣为交领、右衽、直裾,类似汉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而袖口较宽。除衣领和袖口边缘用织锦做装饰外,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故出土遣册称之为素纱襌衣。它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而成,丝缕极细,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通身重量仅49克,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其高超的制作技艺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2、商皿方罍

商皿方罍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底,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

3、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

该鼎最让人惊奇的地方是在器物的四周各装饰了一个又大又醒目的半浮雕人面。其实,器物上表现的对象,是有头、有身、有角、有爪的半人半兽的“超人”,躯干因器物平面表现的局限而隐去。

4、豕尊

豕的两眼圆睁状,两耳成招风状,长嘴上翘微张,犬齿尖长,背上鬃毛竖起,四肢刚健,臀、腹滚圆,生殖器刻画仔细,活脱脱一头野公猪形象。我们再仔细看,头部阴刻兽面纹,腹、背、盖面为鳞甲纹;四肢和臀部饰倒立的夔纹,夔首反顾,夔尾盘曲,并以云雷纹填饰;盖孔呈椭圆形,腹空,此器重达30多公斤 ,实测容积为13升。该器前后肘部的圆孔分别为21和21.5厘米,直径1.4厘米,两边对穿,腹内为圆管状,是供抬绳穿系而特意设计的,圆管与尊身二次铸成,然后焊接。盖上有凤鸟,既是装饰,又是捉手。值得注意的是,该器当年使用过程中曾多次修复,大体有六处:第一处颈、背交接处;第二处,臀部;第三处,盖钮;第四处,左边犬齿;第五处,猪鬃的左侧。从这些修补处,可以感受到当年使用的频繁。

5、商兽面纹提梁卣

酒器。子母口,弧形盖,盖上有瓜棱形小纽,盖面上有四道扉棱;长直颈,器身横断面椭圆, 腹上部两侧有龙相联成提梁,龙背上有扉棱,腹下部两侧各有三个上下排列的浮雕立鸟。颈上饰两道弦纹,腹上部饰尖叶角,圆目中空、面部凸起的兽面纹,腹下部饰相同的兽面纹,但角为长直的牛角,两侧有倒立的夔纹。以圆雕凤鸟为扉棱的青铜容器少见。

6、帛书《老子》甲本

这是用古隶抄写的《老子》帛书,故称之为甲篇。丝帛已有破损,文字多有残缺,与卷后四篇佚书《黄帝四经》一起写在半幅的帛上,存464行,13000多字。该本不分章节,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中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其抄写年代当在汉高祖卒年之前。这是《老子》最早的手抄本,它的出土,极有助于认识《老子》在汉初的真实面目,不仅对校勘传世的诸本《老子》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进一步研究《老子》的思想是指提供了最早的、也是最可靠的根据。

7、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

《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出土时为覆盖在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其应为出丧时作为“遣车”先导所打的“幡”,它表达的是引魂升天之意,体现墓主对羽化登仙的渴望。画面的内容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天上、人间和地下。上部描绘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天国景象。中间画的是墓主人在世时的生活写照。下部绘的是神话传说中的阴间场景。整个帛画画面和协自然,色彩浓烈多彩,富丽华贵,庄重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