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National Stadium),又名“鸟巢”(Bird’s Nest),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举行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以及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

体育场占地20.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 ,其中正式座位8万个,临时座位1.1万个 ;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钢 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 。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著。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2008年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个建筑通过迪士尼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二、开放时间:淡季(11月20日至3月15日)每日10:00-18:00(17:00停止检票,18:00闭馆)。旺季每日10:00-21:00(20:00停止检票),鸟巢夜间景观照明关闭时间为22:00。票价50元。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National Aquatics center),别名“水立方”、“冰立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始建于2003年12月24日,于2008年1月正式竣工,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通过完工验收,“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品场馆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经典改造场馆,也是唯一一座由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177×177×30米。场馆外观如同一个冰晶状的立方体,造型简洁现代。场馆内部是一个六层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馆内设施主要包括比赛大厅、热身池,多功能大厅以及大型嬉水乐园。“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位于国家游泳中心南广场地下空间,整体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一块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和一块由四条45×5米的标准冰壶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组成。
国家游泳中心具有高度可持续性的建筑以半透明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膜覆盖,其重量仅为同尺寸玻璃的百分之一,如同一座隔热的温室,大约20%的太阳能被用来提高泳池和室内的温度。这些半透明、可循环利用的覆膜使水立方白天光线充足,加上内部适当的人造光源,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膜结构气枕像皮肤一样包住了整个建筑,气枕最大的一个约9平方米,最小的一个不足1平方米。
在建筑节能上,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其设计中加入了许多能源循环系统,如用温暖的排气给室外的冷空气(新鲜空气)加温等热量回收系统,在“水立方”总共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3万平方米屋顶将使雨水的收集率达到100%,而这些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从屋顶集水区、泳池回流系统及泳池漫流三处对80%的废水进行回收。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减少向下水道系统的直接排水来降低对本地汲水及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和压力;在光的利用上,由于“水立方”采用了特殊的膜材料和相应的技术,使得该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了9.9小时,一年下来,这座休闲泳池将因此节省高达55%的照明能耗。
二、票价:水立方票价全价30元,半价15元。参观售票时间:旺季9:00—20:50(最晚入场时间21:00);淡季9:00—17:50(最晚入场时间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