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元初陪都,境内古迹众多,包括云冈石窟、大同古城 、北岳恒山、大同长城 、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九龙壁等,是国家文物局支持建设的“博物馆之城”、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刀削面之乡、国际美食之都 、中国黄花之都。
1、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
2、大同古城

“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形象地反映出大同城方正的街巷棋盘格局。传统的棋盘式里坊格局,是大同古城显著的城市风格和特色。大同古城四门所对四条大街:东为和阳门对和阳街;西是清远门对清远街;南名永泰门对永泰街;北称武定门对武定街。两街对接,呈正十字交叉。四大街将城区划分为四片,每片又由次十字街将其分为四块,每块再由两层十字街分为若干小块。登上城楼可以看到:以四条大街为主干的规整十字路,是大同城街道格局的主要特色。四大街的中段各建有一楼,东有太平楼;西曰钟楼;南配鼓楼;北修魁星楼;高大巍峨与四门对望。在城中心四条大街的交点,树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称作“四牌楼”,是木结构建筑,颇为精美。
3、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
4、北岳恒山

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 。恒山山脉,是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部、河北省张家口市南部,桑干河、滹沱河之间一系列山峰的总称,大致西南-东北走向延伸,东西长近300公里左右,南北宽80公里左右,最高峰为山阴县、应县边界处的馒头山,海拔2426米。
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间河谷处的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古代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众多古代战场遗迹保存了下来。
5、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
6、华严寺

华严寺,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 。
华严寺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除两座主殿为辽金时期建筑外,其余皆为清朝时期重建。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7、善化寺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更名大普恩寺。金代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 ]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年)所建普贤阁。除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和普贤阁为辽金建筑外,其余两侧配殿和钟鼓楼为明清时期建筑。寺内保存金代塑像34尊,清代壁画190平方米。明代塑像9尊,金碑2通,明清重修碑3通。